我想大該沒有任何形容詞可以說明“第一次看到大象在森林裡自由漫步”的震撼力。首次沒有水泥牆或是厚玻璃的阻隔,剛開始會很興奮,想靠近但又怕被踩到,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伸手去摸,又再一次被大象皮膚的粗糙感驚訝到。
2013年底,樹先生與位於東柬埔寨的Mondulkiri省的Bunon原住民簽了協定。為了保育大象,並保護森林,禁止伐木。向合作的原住民部落“租”大象,確保失去主要搬運木頭的大象後,部落居民還可以有基本的收入。獸醫系畢業的樹先生負責替多年勞動的大象治病,並讓大象在保育森林裡自由漫步。定期對外開放,徒步穿越森林或是與大象近距離接觸。樹先生邀情背包客來教原住民英文,並提供原住民成為導遊的職業訓練。
Local Bunon were train to be the elephant carer. Photo By Ann Wang
其實,Mondulkiri是個鳥不生蛋的地方,從柬埔寨首都金邊出發,要開8個小時的山路。所以樹先生的Mondulkiri計劃規模還算小,來的人都是靠網路或是口耳相傳。我參加的是3天2夜近距離接觸大象還有徒步穿越森林。第一天我們走進森林沒多久,滿臉嚴肅的樹先生就開始警告我們,一絕對不能騎大象,這些大象在來到這裡之前每天都在辛苦工作。二大象是天性溫和的動物,基本不會攻擊人,但有隻大象左邊耳朵有個大洞,估計是以前勾操控環的,所以他很討厭人站或是摸它的左邊。樹先生講完沒多久,遠處就聽到草叢被驚動的聲音,兩隻成年大象,耳朵與象鼻一晃一晃的就出現在我們眼前。其實跟家裡的寵物很像,大象看到我們很興奮,跑來找我們吃香蕉,吃完後就跑去玩泥巴(可以散熱),可是泥巴乾了又會癢,所以就找磨蹭樹幹解癢,在到處閑晃用長長的象鼻把地上得野生水果往嘴裡丟。我們也從原先的過度興奮,到找了個舒適的石頭,坐下來,幸福的看大象們到處閑晃,並取笑他們太胖了,只要他們走過的樹叢,絕對無一幸免,全倒光光。
logging is the main income for the local aborigines - Bunon. Photo by Ann Wang
接下來兩天的森林徒步其實是個現實狀況的考驗。雖然說是被保護的森林,可是每走過一個濃密的樹林,眼前就會出現一片被砍光還在冒煙的案發現場。看到美麗的樹林被摧殘成這樣,感慨自然生態遭到破壞,又擔心森林裡的動物要怎麼辦,越想越氣的時候,眼前出現兩個沒穿衣服的小孩在一片剛剛被開墾的土地上奔跑,燃燒樹枝還有雜草的煙還在後面飄。方圓百里內就一間“手作”的草屋,還有一間小豬籠。Bunon族的老爸老媽還在旁邊忙著開墾更多土地,才能種稻米作物等。他們不會講柬埔寨文,只會講部落的語言,歷史以來就是住在山區靠伐木與耕作過活。因為想要保護大象與森林,就必須把他們趕走嗎?我想樹先生大該也是想要讓我們看到現實,所以才安排這樣的路線吧。
For more photos please view : https://ann-wang.squarespace.com/themondulkiriproject/